今年以来,扶风县全面落实中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部署,围绕“六个聚焦”,不断推动政策落地、加大企业培育、优化营商环境、鼓励创新研发、提供精准服务,全面推动我县民营经济激存量、扩总量、提质效。
聚焦政策落地,激活发展韧性。一是构建“1+N”政策体系,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,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,全面梳理省市县各项惠企政策,连续四年编印支持企业发展政策项目申报指南近1000余份,搭载联企活动等,让政策信息精准送达企业;二是推进政策落实落地,坚持普惠政策必有,特殊政策必争,召开项目申报培训会,针对企业不同需求,面对面指导企业,确保政策应享尽享、用足用好。截至目前,已为企业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600万元以上。
聚焦梯度培育,提升企业效能。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,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实施“育小、登高、升规、晋位、上市”五大工程,实行企业动态管理,通过提供精准、专业化的指导服务,引导企业走梯度发展道路,开展中小企业强基、优质企业提级、领军企业突破行动。目前,全县民营企业达3762户,其中“五上”企业210余户;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29户、专精特新企业15户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1户,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,“科创板”上市企业1户,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户。
聚焦链式思维,形成产业集群。以园聚链、以链集群,推动园区能级大提升,成功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为重点民营企业和产业提供集聚空间。推行“链(群)长制”,实施“一链一图、一链一长、一链一策”制度,引进“链主”企业,培育“链上”强企,招引比亚迪、斯瑞、西岳制药等民营强企30余户,形成了汽车零部件、生物医药、食品加工、新材料、家居建材五大产业集群。
聚焦创新驱动,鼓励转型升级。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,转变发展方式、调整产业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,坚守主业、做强实业,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,通过自主研发、校企合作等方式攻关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。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,成立秦创原(宝鸡扶风)创新促进中心,目前,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5户,高新技术企业39户,我县拥有备案研发机构企业16户,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、省级民营经济转型示范企业3户,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户,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。
聚焦机制引领,创优营商环境。一是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打造“极简审批”,推动“一网通办”,搭建“扶易办”远程踏勘平台,创新结合“打包办”“上门办”,设置“办不成事窗口”,“最多跑一次”实现率达98.17%;二是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坚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,加强政银企协同联动,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;三是举办企业家、“六小”行业等各类恳谈会近20场,真心实意问需于企,采取“现场答复+会后转办”相结合方式,形成问题“收集→分类→转办→反馈”闭环,先后解决锂电铜箔等项目土地、新贸物流园货车出入、朋祥苗木大棚保温被老旧等问题80余件,打造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聚焦服务提升,持续助企纾困。一是当好走企连心“店小二”,深入开展县级领导遍访“五上企业”联企活动,由31名县级领导包抓帮扶160户重点企业,定制化送政策、送服务、送信心,深入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,开展“三整治四提升”、“检察护企”等专项行动,协调解决企业各类诉求问题50余件,为企业争取融资贷款2.5亿元;二是抓好企业服务“生态链”,大力推广“陕企通”小程序,以“3+7+N”模式建立政府、行业部门、企业之间的互通“桥梁”,形成了政府衔接,企业提诉求,行业部门发政策、解疑难的良性循环机制。截至目前,全县企业注册用户3034个,部门发布政策24条,平台诉求响应率、办结率、满意率均为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