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 别:B
签发人:巨绪昌
宝市工信函[2022]47号
袁瑞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提案》收悉,现结合我市情况答复如下。
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市工信局认真落实中省市安排部署,围绕建设“制造强市、网络强市”目标,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,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助推信息化,加快推进工业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助推宝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奠定坚实基础。
1.坚持规划引领,强化组织保障。市委、市政府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,在西部率先布局5G、工业互联网和传感器产业,着力构建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基础要素生态体系。一是规划引领。先后制定出台了《宝鸡市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》《宝鸡市5G产业发展规划(2020-2022)》《宝鸡市传感器中长期规划》等指导性文件,明确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。二是健全机制。在推进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融合发展、5G+工业互联网进程中,建立了“2+4”工作体系,即:专项规划、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、重点项目、专家团队、工作台账,精准推进各项工作。三是搭建平台。先后成立陕西智能传感器战略联盟、宝鸡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合会、军民融合产业联合会传感器企业科协,搭建起政府与企业、市场的沟通平台。联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,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训基地,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。
2.坚持多措并举,构建支撑体系。坚持把企业作为主体,以宣传培训为先导,凝聚发展共识,突出关键领域,夯实基础建设,推进企业数字化发展。一是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。按照“1+N+N”工作思路,打造区域、行业和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。2018年,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运行,截至目前入驻企业3811户,上云企业821户,形成各类配套资源库5800多条,访问人数达到495万人次。在此基础上,先后建成钛行业及宝鸡机床等7户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市级平台和宝鸡机床、渭河工模具平台获得国家级示范。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的经验做法,在全省工业互联网推进大会等会议上,作为地市唯一代表作了交流发言。今年4月,宝鸡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“1+N+N”模式入选地方政府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,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。二是构建5G网络体系。根据企业需求,科学布局5G点位,优先部署工业园区,为工业企业精准提供服务。近两年来,先后为吉利汽车、西凤酒厂等多个企业完成5G基站的部署,截至目前,市区及所有县城、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均实现5G网络信号连续覆盖。三是构建工业设备感知体系。充分利用我市传感器产业优势,聚焦“强优势、补短板”,着力打造西部传感器生产基地。目前,产品涉及压力、温度、流量、液位、惯性五大类上千种,形成了完整产业链,并在汽车、石油装备等领域配套。西部传感器产业园被省工信厅命名为“陕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”,列入了国家和陕西省“十四五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。
3.坚持示范引导,推动创新应用。聚焦“数字创新先行,助推企业转型升级”目标,抓好示范带动,提升应用功能,推动工业企业数字产业化发展。一是聚焦产业示范引导。依托市级平台,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。先后有14户企业被命名为国家智能制造、柔性制造企业,20户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,15户企业获得国家“两化”融合贯标认证,11户企业荣获国家绿色制造命名,3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“双创”平台。去年,我市5户企业被评为2021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,3户企业评为2021年陕西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,12户企业入选全省数字化典型案例汇编。二是聚焦平台创新应用。持续完善平台功能,新开发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子平台,促进传感器与物联网融合发展。宝鸡石油机械、宝鸡兴宇腾测控借助平台优势,研发的钻机在线监测与技术服务App应用解决方案、智能传感器云平台建设项目被工信部评为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和企业上云典型案例,全省仅我市有两户企业获此殊荣。三是聚焦5G推广应用。以企业需求为牵引,不断探索工业互联网、5G技术在我市优势行业的深度应用。中铁宝桥通过5G技术实现桥梁的远程安全监测,方茂照明5G+智慧灯杆全面投产,合力叉车5G+仓储物流、宝钛集团5G+智慧工厂、西凤股份5G+数字工厂等应用场景加紧实施,引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。丝路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院“5G+智能机器人焊接平台”荣获工信部“绽放杯”西安赛区一等奖,并在全省数字化转型暨5G+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云上参观演示。
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《宝鸡市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》,进一步加大力度,强化措施,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。一是开展平台升级改造。按照“1+N+N”的建设思路,打造企业协作配套、人才供需和专家在线诊断服务栏目,围绕汽车及零部件、优势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,培育1-2个行业子平台,形成“平台+行业”双螺旋服务模式。二是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。推进钛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,力争年底建成运行。三是推进5G+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建设。大力支持5G+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,引导企业加大投入,以数字化应用促进发展壮大。围绕汽车、酒类等优势产业发展,打造一批5G+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,引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。四是持续开展企业“上云上平台”。推动企业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,引导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,丰富平台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运营管理、供应链协同等应用。五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。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,设立工业互联网产业专项资金,对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进行资金支持。同时,搭建多渠道产融合作平台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。
感谢您对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真诚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,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。以上答复如有不足,敬请批评指正。
(联系人:高武孝, 电话:3261180)
宝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2022年6月2日